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记者 李璐):2012年,学统计学出身的80后女生杨慧在北京创办了为购物中心和品牌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以及精细化运营解决方案的"北京艾摩瑞策市场调查有限公司",开启了她的创业路。几年中,杨慧带领团队先后研发出两款互联网产品:"矮猫(imall)"和"微愿"。从"矮猫"到"微愿",杨慧的公司实现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成功转型。
说起"矮猫(imall)"和"微愿"的异同,杨慧介绍说,"'矮猫'和'微愿'的相同点都是以数据作为切入点,不同之处是前者把传统的问卷形式变成互联网的形式线上答,将调研跟优惠券这些比较常见的因素进行结合,然后让C端(消费者)主动去答问卷来获取优惠券。但是'微愿'就不一样了,它更像一个图片化、社区线上图片分享平台,更注重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内容),是一个可以搜图、可以修图、可以聊天、可以社交的图片社区APP,目的是真正让消费者喜欢并参与其中。"
2016年起,杨慧逐渐认识到"矮猫"是一个相对不成熟的互联网形式,进而逐渐抛弃这一产品,更多着眼于"微愿"的打造与创新升级。杨慧说,无论是"矮猫"还是"微愿",都是自己很用心做的产品,"矮猫"的退役并不是说产品本身不好,只是在做互联网产品的过程中不能只看眼下,而是要看未来的三到五年。
杨慧介绍说:"那时候考虑到'矮猫'没有一个国外成功的模式,所使用的O2O(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运营模式的过程中数据量的产生很小,并且受到地域的限制,比如在北京推广就只有北京的用户,在上海推用户又只集中在上海,即便是国内的多家大集团、巨头公司也没能把'线下商业的优惠券完全搬到线上来'这个思路很好地进行运作。另一方面,因为我看重的是数据本身,一次偶然接触到美国的对标软件wishbone(许愿骨),就像自己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通过调整做'微愿'的实践后发现数据增长非常快,所以这应该算是一个迭代,没有'矮猫'就没有'微愿'。"
提到转型,杨慧说,"wishbone"(许愿骨)给了她极大的启发。这款同样是大数据相关的互联网产品拥有极大的数据量和数据分析能力,受到C端(消费者)喜欢的同时,也为B端(商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但杨慧提到,虽然受到该软件的灵感启发,"微愿"如今也拥有大批包括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用户,但其本质还是一个中国化的互联网产品:"因为我一直是从事数据分析工作,所以当我接触到wishbone的时候就觉得这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然后我们将其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我们添加了很多中国年轻用户喜欢的元素和标签,以及表情、兴趣分类、热门话题等不同的分类,大多具有中国独特的文化特点。"
如今,"微愿"的用户群体集中在90后年轻人群,注册用户总数达到了300万,日活跃用户数以十万计,这也是此前重点放在O2O商业模式阶段的产品"矮猫"所不能实现的。杨慧说:"(20)14、(20)15年的时候O2O模式非常的火,但这两年明显发现冷静了很多。O2O经常被看作是一个伪命题,毕竟它的确是一个效率低、消耗又很快的过程。当你不给用户补贴的时候用户就走掉了,所以某种程度上他们并不算是平台真正的用户。但'微愿'就很好地克服掉了这一问题,用户因为喜欢产品本身而使用,然后会很快地形成使用习惯并形成用户粘性。"
2016年,杨慧的公司成功拿到675万元人民币的天使投资;2017年,三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也正在进行中。杨慧说,现在的"微愿"仍处在一个用户积累和理念推广的阶段,还没有实现商业化。要真正实现商业化运营还需要等风来:"当我们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300万人次的时候,就是可以进行商业化的时候了,而那时候我们也可以更好、更优质地为B端(商户)进行服务。在我们平台上都是用户原生态产生的东西,所涉及的品牌也都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他们会把自己的生活方式通过'微愿'图片的形式分享出来进行对比选择,比如今天衣服穿哪个品牌,手机使用哪一款,快餐选择哪一家等等,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最原生态的广告了。未来当我们为某个品牌去做推广和调研的时候,它其实不会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广告,只要我们把这些品牌做到一个最优质化的体现就好了。在'微愿'平台发布的每一张图片都很艺术化,非常的美,让用户看广告的过程也变成一种享受。这样不仅不影响用户体验,还增加了用户的品牌认知。"
从"矮猫"到"微愿",杨慧实现了一次成功的转型,这得益于她始终没有放弃创新与坚守。她说,如何创新、如何走在同行竞争者的前面、如何成功融资并妥善使用、如何实现用户增长和不断实现产品更新……都是创业过程中要面对的难题,但这一切都未曾改变过她的大数据之梦。